
这已经不再新奇:越来越多的继承人已经接手了家族企业。
2010年,王思迪从英国回到深圳,在一家公司做总经理助理。结束了十多年的国外生活,他知道这一次回国的意义所在,接班是绕不开的话题。大学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这是王思迪自己的兴趣所在,尽管很早他就明晰父亲的起步源于地产,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选择。
回国后,摆在王思迪眼前的问题有很多,对于初中就在国外生活的他,最难的或许就是如何融入国内的生活。“回国第一站选择深圳是希望有一个更好的过渡。深圳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她是中国城市国际化的范本,同时这里还带有明显的国内经济特点,无论对内对外都有着很高的融合性。事实上如果生活在深圳会让我觉得非常自在轻松。”王思迪通过在深圳的过渡寻找适合自己与家乡吉林的中和点。
“如何更好地利用所长适应本土企业的发展,让好的想法强档落地……”他脑中总是盘旋着这样的问题。“在深圳的日子主要精力放在房地产投资,一方面房地产算是自己所长,另一方面在投资、金融领域也希望可以探寻更多的可能性。”王思迪对这段日子记忆犹新,无论是在公司整体架构、行业发展,还是在商场的谈判技巧、心理战,他都开始慢慢脱离了学生的角色。
就这样,兴趣点逐渐萌发。
2011年,王思迪从深圳回到吉林,开启接班日程。虽然匆忙却也不得不为。“这要求我必须尽快进入公司,着手了解集团的状况。”
在王思迪海外求学的这几年,集团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和新光复路市场是父亲近几年来的主要发力点,这对王思迪来讲是两个全新的领域。
“父亲希望我权衡好各子公司的状况后再做选择,但他对教育领域有着很深的情结。”于是,王思迪最先进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2001年王思迪的父亲联合长春理工大学共同创办光电信息学院,目前在校生已经近万人。从分管信息中心到主抓人事处,王思迪从基层单位着手逐步摸清了学校的整体情况,理清了未来的发展思路。
“管理学校对我来讲工作似乎更为艰辛,这不同于生意。我不仅仅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尽快从国外转回国内,更重要的是要将国家政策和思想教育方向进行结合。”王思迪很快进入角色,在了解到思想教育在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后,他自己研究出了一套五个三纲领。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王思迪近几年在学校方面的成绩:从2011年到2014年,在校学生扩招了千余人;横向对比中,独立学院排名全国第18位、民办大学中教学质量排名34位;对比国内除一本以外的学校,考研率达到13%左右,远远高于平均5%的标准。
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王思迪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全国目前已经有1/3的省份取消了二、三本,这预示着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真正PK的时代已经到来。”
行动力强的王思迪迅速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希望加强民营体制改革的力度,并分别从教学、管理、行政三方面做起,将重点放到教学领域,着重打造属于本学院的两大优势。
“‘三维人才’是未来学校毕业生的定义,即HEALTH、THOUGHT、ABILITY三方面立体人才教育。HEALTH指包括精神、身体、思想层面的健康;THOUGHT指心智,包括宗教、信仰在内的意识形态,想象力、创造力在内的思维方式,抗压能力等心理素质;ABILITY指能力,主要培养学习和社交两方面的能力。”王思迪认为,过去众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学生德智体方面的发展,而他更想通过三维人才方案培养出素质更高、更全面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会将这套培养方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当中,并设置在课本中真正影响学生,提高他们的EQ水平。无论在继续求学还是工作中都可以发挥出优势。”王思迪希望学生们可以得到更好的自我认知,并不单一地依据成绩来作为衡量标准。这似乎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在他看来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目前社会上急需的人才。
有着多年留学经验的王思迪非常推崇“融合”之道。“目前我们和省内一家公司做了深度的合作和对接,成立了‘吉林省中德合心教育开发有限公司’,由学院负责教育教学,对德国技术机器人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正尝试在新的领域中给学生们更直接的就业方式,希望能给不出国门的学生带来最前沿的视角和经验。”王思迪希望将教学和就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未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年教育领域的尝试和经历,让王思迪有了更多的想法,他希望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将头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接下来我希望可以更好的完善这个教育板块,光电学院作为本科教育的延伸,光电信息学院不仅要做大做强二学历、职业培训等领域,同时还要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今后我们可以开发职业方向指导、线上教育平台等。最近我频繁往来于日本,也是希望促成一系列的合作,希望在0-12岁的全脑开发早教方面有所涉猎。这将形成从出生到就业的全方位教育平台。”
父亲的教育情结影响了王思迪,如今的他早已对教育行业充满情愫,他希望可以做得更多。
“中光华天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教育和金融结合的另一次试水。”王思迪敏锐地察觉出中国金融快速发展时期组建金融团队的重要性,于是在2015年筹建了教育类的股权投资。“就整体而言,集团多倾向重资产,这并不是当下的健康表现,更多的应该是产业和金融相结合,金融板块的建立对整个集团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互补。我们已经操作了第一个项目,是关于一个培训学校的融资,初步预计占15%的股权。”
尽管父亲起步于地产行业,但随着目前国内形势的变化,王思迪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房地产中,“这几年学校将会搬入到新的校区中,地产产品将会作为学校的配套服务出现,并且会在学校附近开发商住两用的楼宇,但不会再接手大的建筑项目。”
2008年就开始运营的长春新光复路市场,依旧保持着业绩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长春新光复路市场是全业态的批发市场,我们倡导一站式批发,小商品、农贸、服装、家居建材、食品粮油应有尽有。目前一期已经开发了33万平方米,三期要达到百万平方米以上,满足辐射圈内人群的所有生活需求。”对王思迪来讲,似乎商场的生意要简单了很多。
王思迪接手父亲企业时拥有一批资历深厚的老员工,这让他有些苦恼。“公司的老员工数量相对较多,从过去的模式跳转到新模式中大家都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比如刚刚企业安装了办公软件来简化流程方案,一部分老员工却非常不习惯。”不过在王思迪看来这势在必行。“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工作形式上的改革其实仅仅是一个开始,使用邮件、管理软件等方式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沟通。我们已经不需要冗长无效的会议,简单直接可以更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王思迪希望有新鲜血液进入到体系中,带来一些新的变化,不过老方法老思路不能一概否定,一切需要时间和机缘。
王思迪已经适应了回国后的生活,尽管接班这几年一切看似并没有信手拈来,但他已越来越游刃有余。
如今,王思迪越来越发现“责任”两个字的意义,“如果说儿时谈起责任是热血,那么现在谈起责任更为实际。不要着急,其实没什么不可能,只是我们都需要找到更合适的契机。”
(记者 崔淼)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